2023年1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多項重磅政策。
最值得關注的是《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全面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排查整治清單,“淘汰一批、整治一批、提升一批”。
重點是對鋼鐵、水泥、焦化等涉工業爐窯行業,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化學原料藥和化學農藥原藥制造等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 )排放行業,以及燃煤、燃油、燃生物質鍋爐、30萬千瓦以下火電機組,全面排查大氣污染治理設施;對磚瓦、玻璃、陶瓷、耐火材料、有色、鑄造、石灰等其他涉工業爐窯行業,工業涂裝、包裝印刷、有機化工等其他涉VOCs排放行業,排查涉氣重點排污單位的大氣污染治理設施。
文件中指出:近年來,執法檢查、監督幫扶等工作中發現,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簡陋、運行低效問題突出,影響治理效果,導致頻繁超標排放,成為制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短板。確如其所言,大規模興建環保設施為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改善立下汗馬功勞,但環保設施運維工作缺席,監測系統不完善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在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大氣污染減排雙重約束下,的確有必要來一場大規模的更新換代,讓老舊低效的大氣污染治理設施煥發新機。
眾所周知,全國性的水泥和焦化超低排放改造意見即將出臺,與之配套的《關于做好水泥和焦化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也于11月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指出“水泥和焦化企業要本著穩中求進、時間服從質量的原則,高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分步開展評估監測。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水泥和焦化企業率先開展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其他區域有序推進。”《水泥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焦化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等內容也同步發布。

地方層面,廣東省接連發布2023年修訂版的工業源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量核算方法、重點工程氮氧化物減排量核算方法,以及《新形勢下推動工業企業加快實施技術改造若干措施》,后者明確提出鼓勵鋼鐵、水泥等行業企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項目以及其他行業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深度治理項目。積極運用省級技改金融政策支持工業企業綠色低碳技術改造項目。
縱觀11月份大氣政策,最大的感受應該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將會加速向著精細化、高質量的方向發展,涉及到的細分行業越來越多,設備越來越高效,監測和運維越來越精細。粗枝大葉,多干快上、野蠻生長逐步成為過去式。
來源:北極星大氣網